星期三, 12月 26, 2007

偶感

讀了自己在部落格發表的文章,覺得許多詞句有點拗牙,因為在寫時傾向口語化,喜歡用長句來描述,寫時覺得有點詞窮,不能用流利短句表達,可能是不善辭令,或者是語文掌握能力不足。

前几天在鄉下問了一些村俚,但往往覺得答非所問,例如他們會告訴你野芋頭不能吃,但如果妳問他如何分辨野芋頭與家種芋頭,他就說吃了野芋頭喉嚨會癢,會中毒等等。如果你問他野芋頭為什麼會有毒,那更是自討沒趣了。

許多人往往只滿足于表面答案,所以造成許多潛力沒能開發,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,這可能是人類思考深淺度的分別吧?

鄉下的孩子如果可以跟得上學習的,以後多數會前往城市升學或就業,留下來耕作的往往就是家里學習能力比較差的那個,在這種“腦力流失”(Brain drain) 的情況下,鄉下留存的只乘老人和學習能力比較平庸的體力勞作者,這樣下去,鄉村創造力沒落乃是意料之中。

也許有些城市另類會回鄉耕作,那也是少數,整體作用暫時還看不出來,發達國家如此,發展中國家更是不用說了。在只有財團會打鄉村的商業農產主意下,鄉下很難存在有創意,或者是屬於清流的個人事業,本地的藝術家沒几個在鄉下創作的,有藝術創造力的年輕人多被商業集團“收購”了。在商業大規模農作的影響下,個人農地的減少,有問題的蔬菜越來越多,當然,首當其沖的還是大量噴撒農藥的鄉下農人本身健康。

國內鄉下農地被越來越多的油棕財團占據,並沒有造福鄉下的就業機會,反而是聘請更多的廉價外勞來打工,你如果看到一片綠油油的油棕園,以為會有清新空氣和環境受到保護,那就大錯特錯了,油棕樹下殺草劑滿佈,油棕園開發時整千英畝的生態毀滅,動物遷移。近年來有名的煙霾污染,就是財團在鄰國印尼大量焚燒森林,開發油棕園的結果。路旁看似清晰的溪水,經過了大片油棕園后,本來的溪中生物也被大幅淘汰了,這些生物滅種的哀嚎聲,有几個政治或財團決策者聽見了呢?

在充滿綠意的鄉村,我看到的只是流失的創造力,流失的土地和流失的健康,難道是太悲觀了嗎?

沒有留言: